何谓健康?

健康等于医院仪器检测结果吗?老祖宗是如何定义健康的?我们能自己检查健康吗?显然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是白叫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科技给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至宝,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却不相信身体的感受。

如何保养?

如果问,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保养健康,健康是每天健康跑步吗?是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吗?我想恐怕不全是,想要保养健康我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才是找到正确的保养方法,这是经方集存在的意义。

病来病解?

当我们有一天生病时,该怎么办?或许你会说去医院,那么去医院是唯一选择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真的是唯一选择。但你来到经方集,那么我希望至少在一些小毛病上,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甚至一击必中,最起码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

太阳证的第三个变化-寒热变化

前面讲了太阳证的第一个基本变化,太阳中风,其基本特征是:有汗,脉浮缓,怕风。

对应方剂为:桂枝汤,原则是汗出解表,覆被捂汗以助之。

其原理:将由风水形成的表面的那些寒水团,通过解表+津液外推的方式推出体外,恢复三焦系统的畅通。桂枝入少阴,以阴御阳,领全方循三阴,通行一圈以出表,逼邪外出,重新协调平衡人体阴阳,恢复人体正常的水液秩序。

从这里也看出,桂枝汤也不仅仅是个解表的方,也是一个平衡阴阳的方。


同时也讲了两个典型变化:

1、咳喘(初发轻型):桂枝汤,加厚朴、杏仁解决。

2、头项肩背痛(其实也包含眼睛不舒服之类的):用桂枝葛根汤来解。


现在是第三个变化:寒热变化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一、伤寒的定义

热胀冷缩是自然规律,同样适用于人体,正常情况下,人体毛孔24小时打开着,与外界形成沟通,但在受寒情况下,毛孔会缩,会封闭,中医称之为“表闭”,一封闭就失去了内外沟通的渠道,里面本来要向外散的水气(津液可能更合适)就散不出去了,并且会在表皮下累积。累积也就算了,如果此时受寒,外面的寒透过皮肤与里面的热气一相遇,就会凝结寒水,寒水加剧了拥塞情况,一拥塞,里面的热更出不去,郁积在一起,更加容易发热,形成“发高烧”的局面。同时发热时,由于皮肤血管,水道等形成的拥堵,导致压力增大,压力增大就会生痛,皮肤像被人鞭打一样。(若是受寒位置在前胸,则寒邪入体之后,寒热相遇,往往就会在食道中凝结水气,人就会恶心呕吐)。此时的皮下郁有很多水气,又憋得出不去,脉像就会“浮且紧”。


二、寒热的根源

一般来说,“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热病。” 也就是说受寒,则会发热,结合太阳中风的条文进行分析:

太阳中风,汗出,怕风,同时怕热。

太阳伤寒,无汗,怕冷,身痛。

这就可以看到寒热变化的根源了,太阳病篇中的寒热变化的核心问题,也就集中在了“中风”与“伤寒”;“表开与表闭”;“有汗与无汗”上面了!

(表闭,出不去,发热,表开,出得去,不会发热)


需注意的是:不能一看到发热就与阳明病联想到一起,直接划等号,“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虽然常识上来讲,阴与冷,里与阴,归属一类,阳与热,表与阳,归属一类,但实际人体的反应却是相反的:

一般来说,人体背面为阳,前面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体内温度的关系:

体内为里,为阴,但温度高!热!

体表为表,为阳,但温度低!寒!

脊背为阳,但温度低!寒!

胸腹为阴(尤其小腹),但温度高!热!


也就是说,往往会有:

阴,感觉是凉的,但温度高!热!

阳,感觉是热的,但温度低!寒!


如果皮肤是凉的,但感觉是热的,那属正常,但如果感觉是凉的,实际是热的,那必然是生病了。

同样,夏天热最盛,正是天时“太阳”时,人体也进入太阳状态,那么阳最盛,但体表温度反而最低,摸起来却是冰冰凉

(笔记外:其实这正是由于夏天表开的多,身体津液往外走,带走热量,冬天则是闭藏,所以皮肤温度会高一些

论阴阳消涨,对寒热的影响,正如上面所观察的结果,与“阴盛则寒,阳盛则热”的论断,完全南辕北辙!!!


事实 上,人对寒热的感觉,并不是事物本身的温度决定,而是“行阳”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寒热。那么我们感受到发冷的根本原因则正是由于行阳不畅导致,行阳不畅的原因则是寒水等因素堵住了三焦水道。(阳还是那么多阳,阴还是那么多阴!无关阴阳消涨变化!)


而表上的“行阳通道”之所以会被堵,在三阳病(太阳、阳明、少阳)中,必然是寒封表,而后表下因寒热相遇而凝结水气,于是郁积寒水,进而堵了“行阳通道”,皮肤压力增大,对温度更敏感,生痛、发热,同时人就会怕冷,感觉冻!这种局面就是,一边皮肤发烫人发烧,一边人却感觉怕冷!


只有在病入三阴后,表上的阳已散,也不再发汗,此时要行阳到四肢末稍,已经很困难了。此时守表力量已散,外寒直入内里,皮肤是不发烫了,不发烧了,但却会直接四肢末稍冰凉!自己也觉得冻,但却不见得就怕冷!此时皮肤压力不大,反倒不会发热怕冷了。


三、发热怕冷的治证方法


发热怕冷的基本治证条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寒束表的基本特征是,皮肤毛孔紧闭,汗出不去,水湿积聚郁热在皮下。人会头痛、发送。甚至混身都感觉痛,感觉像是被鞭子抽过。

皮肤紧,神经紧绷,所以脉浮且紧,轻触即可摸到,紧绷着。


此时表闭,汗出不去,但是外寒却仍然能够进来(通过呼吸道等途径),甚至会侵及心肺,这就可能导致喘,因为在心肺,横膈膜附近寒热相遇生寒水,寒水又进而压迫心肺,所以会有喘。此时也不出汗,总结起来就是:无汗而喘。


仲圣处方:麻黄汤


这是太阳伤寒的基础方剂

青龙(麻黄)为主,搅动三焦水道,开表、利水;

杏仁利水兼润肺(同时也有润大肠的作用);

桂枝甘草合用,则也有下压、平复水气上冲的作用,防止发汗太过时寒水上涌,冲击心脏,造成心悸(事实上,这其中真正控制发汗的,是桂枝!)


不过不管是麻黄汤,还是桂枝汤,中医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捂出汗,与西医相反,西医视高烧为病态,中医则只是一个现象。当然出汗就会有津液亏损,所以在捂汗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津液,比较好的方法是大米粥,特别是热腾腾的大米粥。


此处麻黄是关键,麻黄又名青龙,青龙的主职,是东方少阳,主的是三焦水道,不过是青龙的本家位置是在东北甲寅,所以又可以主手太阴肺经,可以登天幕,宣肺开表,是其看家本领不错,但他的本身职司还是少阳,主水道。宣肺开表其实只是麻黄的副业。(主水道,个人理解是利于水道的畅通,而太阳证的开表操作,其实并不是利水道范畴,所以拿青龙来开表这个是不对的,开表的力量是桂枝给的)。麻黄,去黄,通水道,利小便,这才是它的本职工作,没有桂枝是无法发汗的。


《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疸

千金麻黄醇酒汤:

上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这也说明了上述麻黄主水道的功效。


四、寒热交替变化

太阳病中的寒热问题,除了怕热,怕寒两种情形以外,还有既怕热,又怕寒,寒热交替现象。


太阳病在六经之最浅层,不管是“中风”也罢,还是“伤寒”也罢,太阳病的本质,就是阳随津液往表上汇聚,再发汗外泄。其实就是津液“外逃”的过程,同样这也是“三阳病”的本质所在。


当表上的津液与阳外逃到一种极端情况时,体内的阳逃得太过,寒热没法受到控制,于是就有了寒热交替的现象出现。此时的寒热变化,不管是津液不继,一会有,一会无,还是天地规律(太阴与少阳主导)的原因,总之寒热不受身体调节控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会热一会冷,像发疟病(打摆子)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 (去皮) 一两十六铢  芍药 一两  生姜 (切) 一两  甘草 (炙) 一两  麻黄 (去节) 一两  大枣 (擘) 四枚  杏仁 (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将息如前法。


需注意,此处是桂枝汤与麻黄汤组合使用,用桂枝汤去风水,解怕热问题,用麻黄汤去寒束,解怕冷问题。因为感觉热的时候,通常是中风所为,行阳畅通;而感觉冷的时候,通常是伤寒所为,行阳受寒水所阻;寒热并见,则属中风与伤寒同见;


表面上看,桂枝汤要发汗,麻黄汤还要发汗!这加一块,就不怕汗泄不止吗?一下子散那么多,不怕失津吗?

其实不用怕,“桂枝汤”是协调平衡阴阳寒热的,发汗,也只是入手少阴之后,以“心主汗”,该发多少汗,由心说了算,发不出还得用被子捂一下。也就是说,桂枝汤本身不强发汗,实际真的汗多可能不一定就是“桂枝汤”的问题。


桂枝汤与麻黄汤组合,并不会导致发汗量翻倍的情况发生,具体要发多少汗,还是要看桂枝与麻黄之间的比例。所以此处,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还是用“桂枝二麻黄一”,或“桂枝一麻黄二”,均需视实际情况而定。

寒多,多加麻黄,热多,多加桂枝,桂枝高于麻黄,则必不发汗,麻黄高于桂枝,则必大汗!甚至相等情况下也不发汗。


条文中有直接的说明: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钱(切)大枣四枚(劈)麻黄十八铢(去节)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医:站在外面看里面
  • 全家感染新冠日志
  • 学习中医的意义
  • 针灸:学习笔记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伤寒
  • 伤寒论:学习笔记
  • 金匮
关于本站 免责声明 浙ICP备14041582号-2 普通人学中医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