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等于医院仪器检测结果吗?老祖宗是如何定义健康的?我们能自己检查健康吗?显然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是白叫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科技给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至宝,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却不相信身体的感受。
如果问,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保养健康,健康是每天健康跑步吗?是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吗?我想恐怕不全是,想要保养健康我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才是找到正确的保养方法,这是经方集存在的意义。
当我们有一天生病时,该怎么办?或许你会说去医院,那么去医院是唯一选择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真的是唯一选择。但你来到经方集,那么我希望至少在一些小毛病上,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甚至一击必中,最起码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
治病有先后,正常情况下,首要原则:先解表,后攻下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病邪都是由外部进入的,会有一个由外入里的过程(从皮毛到脏腑),而人体六经中的三条阳经就是负责防御,我们治病,应想办法在三阳阶段就把病邪给去除掉,如果病邪入里,到了三阴阶段,那么如果三阳的问题仍然存在,也应先解决三阳问题,再处理内部腐败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先解表后攻下。
解表一般用汗解法,也就是发汗,让病邪随着汗一起推出体外,但发汗要注意不要一次发太多太急,最好的状态是稍稍有一点粘稠的感觉,这样最好。发汗太多太急就有可能伤到伤津,也就是可能供应不上津液,而津液是人体防御的重要资源,一旦脱节,就有可能造成防御下降,更多外邪趁机进入人体三焦系统,造成更大的麻烦。
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团结内部一切力量,先抵御外敌,解决外部矛盾,之后再来解决内部矛盾。
不仅治病有次序,服药也有其方法,甚至不同的药方法也不一样,通常来说,一副药喝三次(这与现代大部分的中药房的不一样,现在一般一日二服),一天刚好喝完,也可以煮两次,混一起分两天,共六次服用,但遇急症,可减少服药间隔。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服三服。
若与病相阻,即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日卒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
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当然服药有方法,同时也涉及到剂量问题,可能方子是对的,剂量不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关于剂量问题,应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由于汉代以前,各类工具发展并不发达,对于药材的处理也相对较为初级,很多时候文中会用啐这种词描述使用方法,这也侧面说明药材并非像现代一样是干的或炮制等处理,很有可能就是生药。
另一方面,古时买药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甚至很多药需要临时自己去挖,病人求医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因此医生开药一次尽量把药开足了,宁可吃不完倒掉,也不要让病人再跑一趟,多跑一趟很有可能要了人命。
所以综合以上两点,可以推断出,伤寒论中的剂量偏高。
当代使用方子剂量一半或四分之一都仍然有效也是因为现在用药多为干药,且原先方子的药本就量比较大的原因。
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或者说需要根据用药情况慢慢积累经验,当然药量降了,比例不能变,用药需灵活应变。
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
如果药是对症的,可以一副药半天全部服完,后面继续喝。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得多,不当与也,何者?
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
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
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当人得病时,五脏六腑都会受到影响,而在病愈之时,其内里的脏腑其实并未完全恢复,而不管是水还是食物,进入到人体胃里,都需要人先消耗能量才能将其转换为人所需要的能量,因此病刚好的情况下,想喝水了,不要喝太多,能喝一杯的,只给喝半杯,这样才能保证喝下去的水顺利被消化转换为津液等其他有用的东西。总之,病刚好,想喝水也得少喝点。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得病了,反而想喝水,这时候是病要好了的征兆。但是不懂的人,以为喝水能够让病好起来,于是总是喝水喝水,这样反而会酿成大祸。所以说平时常喝水未必是个好习惯,要看个人情况。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是生病了,脉象动得很快,但用药后变缓了;脉象本来浮大,用药后也变小了,本来很躁动,变成安静,这些都是病要好转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