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健康?

健康等于医院仪器检测结果吗?老祖宗是如何定义健康的?我们能自己检查健康吗?显然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是白叫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科技给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至宝,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却不相信身体的感受。

如何保养?

如果问,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保养健康,健康是每天健康跑步吗?是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吗?我想恐怕不全是,想要保养健康我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才是找到正确的保养方法,这是经方集存在的意义。

病来病解?

当我们有一天生病时,该怎么办?或许你会说去医院,那么去医院是唯一选择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真的是唯一选择。但你来到经方集,那么我希望至少在一些小毛病上,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甚至一击必中,最起码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

六经欲解时

古时中医,有断人生死之期之能,其原理是根据天干、五行等不同的维度以及其组合对人体病程进行判断,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人体小天地与外界大天地一一对应的关系基本上是真实存在的。


关于如何判断病程,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描述,今举一例子:


内经云:肾病者,起于壬癸(水),愈在甲乙(木),甲乙不愈,甚于戊巳(土,受克),戊巳不死,持于庚辛(金)。


这里意思是说,肾病

1、在与自己同属性的日子或季节里起病,也即在壬癸的日子或季节起病;

2、好转或相持于相生的日子,因水生木,故在甲乙(木)的日子或季节好转;

3、在受克制的日子或季节加重或死亡,土克水,故在戊巳日或季节会加重或死亡

4、如果受克的日子不死亡,在接下来的日子就持续保持不变。


注:关于五行与天干的关系,自行查阅一下


每当病程一轮转下来,当再次回到五行本位日之时,病情就要发生变化,要么生,要么死。所以,这里就引出了今天的主题,也即五行加归本位(返本还原)的当下,就是病解的前一阶段:病欲解时。若当下解不了,就会继续再传一轮,继续按前面规律重复一遍,等待下一次回归本经。


虽然在内经里描述的是五脏病的传病原理,但其也适用于六经病,其规则是类似的:起于本经,而终于本经。举个例子,太阳病,起于太阳,当传病一轮,重新回到太阳时,也就是终于本经,病可能欲解了。


用下面这个图,表示起来直观一点:

image.png

入表示病入了该条经,解就是欲解时,一般来说,病都从太阳先起,传经过程中可能会传到别的经,也不一定传,一般来说,病情不重,只是过经,不入经。

上图有两个例外情况:

一、13日病还未解,病情加重,病入里,病就由经络转到脏腑里,此时处理起来就比六经病要麻烦

二、因其他因素影响病情,导致无法按六经传病的方式解,此种情况称为“坏病”,当“随证治之”


伤寒论中有关于坏病的如下描述:

若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坏病证法而治之。


除了按天的方式去了解病情发展与恢复,还可以更加精确到欲解的时辰。如下图直观的表示:

image.png


可通过以下歌决来帮助记忆:

子午卯酉四正时,太阳正午子太阴;

东方卯木少阳处,西方阳明居酉金;

少阴君主高堂坐,厥阴寅木守鬼门;

对症施治无错漏,病解前后三时辰。


判断时辰与判断日子道理一样,每一日的时辰也是按六经的顺序流注的,在一日内六经的分段情况如下:


早上为少阳,一日之计卯时起,类象为少年;

中午为太阳,日行到顶午时高,类象为壮年;

下午为阳明,日落西山酉入户,类象为暮年;

夜半为太阴,太阳行至子背面,类象为北极;

丑夜为少阴,高堂神定养君心,类象为君位;

寅时为厥阴,鬼门大开防阴寒,类象为鬼户


少阳的本位在卯位;

太阳的本位在午位;

阳明的本位在酉位;

太阴的本位在子位;

少阴的本位在丑位;

厥阴的本位在寅位;


根据上述每个时辰的六经归类,再结合病情的判断,就可以大致知道在哪几个时辰病可能会解了。




 
医:站在外面看里面
  • 全家感染新冠日志
  • 学习中医的意义
  • 针灸:学习笔记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伤寒
  • 伤寒论:学习笔记
  • 金匮
关于本站 免责声明 浙ICP备14041582号-2 普通人学中医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