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健康?

健康等于医院仪器检测结果吗?老祖宗是如何定义健康的?我们能自己检查健康吗?显然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是白叫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科技给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至宝,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却不相信身体的感受。

如何保养?

如果问,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保养健康,健康是每天健康跑步吗?是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吗?我想恐怕不全是,想要保养健康我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才是找到正确的保养方法,这是经方集存在的意义。

病来病解?

当我们有一天生病时,该怎么办?或许你会说去医院,那么去医院是唯一选择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真的是唯一选择。但你来到经方集,那么我希望至少在一些小毛病上,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甚至一击必中,最起码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

论六经传病

一、六经子午图

在前面的笔记中,已经讲了很多关于六经传病的知识,但不算很体系。

六经传病有两个图很关键,一个是其逻辑关系图,一个则是对应人体的具体应用图。

逻辑关系就是此六分子午图:

【2022】经方集-书籍-伤寒-学习笔记-经络理论.png


对应人体的关系图,则可用下图表示:

IMG_3115.PNG

此图也可以将脏腑位置放进去,会更直观,但此处就不再画了,网上也有类似现成的图。


病邪在侵入人体时,就像一条蛇一样,从后背开始(其实这个观念在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下比较难以理解,毕竟后背又没什么开口可以让病邪钻进去,但从中医经络角度,就是这么回事,也有对应的证象可以验证),沿着脊背往上,到达头部,再沿前额往下到达咽喉,穿腋下而过,经两肋,到达身体内里,进入内里后经过肺,再过心,最后穿肝而过。一般七天可完成此过程。

二、黄帝内经中关于六经传病的描述

一般病邪从太阳入侵,到穿肝而出,共七日,黄帝内经的描述如下: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七日,是一个轮回,六经行尽,回到太阳,返本还原病自解。

现代医学中,换肾的人,发生排异时,也是以7日为一次发作周期。也有人说,感冒一次,吃西药,一周就好。不吃药,7天就好!


那为什么是7天呢?

就是因为六经传病,就是以一日一经,第七日返本还原,人体自己已经给出了一套应对外界突然变化,病邪侵入的防御体系。(当然这也是讲的通常是七日,最长十三日,再超过这个范围的,已经不属六经传病的体系内了,另当别论)。同样的,如果病邪有潜伏的,那么爆发之时,往往也是七的倍数。


如果病人体质比较好,或病情比较轻微,那么七日过后,一般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可以恢复健康,但如果病人体质较差,经过两轮,三轮,多轮的传经,那么病邪就会入脏腑,变成久病,重病。(这也看出来,六经病还只是在经上,跟脏腑都还没有什么关系,人体本身的防御力也是很厉害的,不是轻易就可以把病传到脏腑里的)如果七日之内,病情加重,病邪缠绵不去,那病人就会大损元气。病邪在体内的肆虐时间超过七天,病症会重,器官病变时间会延长,病情会从经络入脏腑,形成脏腑流传。


(注:《黄帝内经》中的巨阳,就是《伤寒论》中的太阳)
《黄帝内经》中的这段文字,后面会在《伤寒论》之中再次出现一遍,甚至说,整个《伤寒论》的框架,就是按这个写的。


三、各经络犯病特征


一日:足太阳膀胱经,头痛,项强,腰脊强、痛

二日:足阳明胃经,燥热,烦躁,谵语,大便难,头汗出,鼻子、眼睛干、痛

三日:足少阳胆经,影响耳朵,胸胁痛(虽说肾开窍于耳,但往往胆对耳的影响比肾还要多,三焦影响更大)

四日: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肺脾受寒为主,腹满,嗌干(肺寒:咽、鼻干,口水多,尿频等)

五日:足少阴肾经,口燥舌干而渴,肾经上边连着肺,又通到舌根,心经也是连到咽喉

六日:足厥阴肚经,肝受寒,阴囊会缩


 
医:站在外面看里面
  • 全家感染新冠日志
  • 学习中医的意义
  • 针灸:学习笔记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伤寒
  • 伤寒论:学习笔记
  • 金匮
关于本站 免责声明 浙ICP备14041582号-2 普通人学中医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