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等于医院仪器检测结果吗?老祖宗是如何定义健康的?我们能自己检查健康吗?显然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是白叫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科技给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至宝,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却不相信身体的感受。
如果问,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保养健康,健康是每天健康跑步吗?是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吗?我想恐怕不全是,想要保养健康我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才是找到正确的保养方法,这是经方集存在的意义。
当我们有一天生病时,该怎么办?或许你会说去医院,那么去医院是唯一选择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真的是唯一选择。但你来到经方集,那么我希望至少在一些小毛病上,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甚至一击必中,最起码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焉。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天道的运动规律就像拉开的弓箭一样。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就像瞄目标一样,太高了要抑之,太低了要抬高一点。这两句表明了宇宙的天道很奇怪,越是那些自认为了不起的,自认为高高在上的人,越容易受到天道的压抑和压制,那些越认为自己普通的,谦虚的人,好像受到了一道的关照,天道似乎总是有意抬高这些人帮助他们成功,越来越顺利。看自己总是凡夫一个,看别人都是圣贤菩萨。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如果谁在心里认为在某方面很富裕,有本事,那么天道就会故意去损害这个人,反过来,心里认为自己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还有欠缺,天道呢,就会专门去照顾这么想的人。成功源于态度。学习:首先要学习尽量保持正确的心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总是去故意损害认为自己特别强大,特别了不起的人,总是去帮助那些自为在某个领域不足的人,要抱着自认为在某领域不足的心态去努力,去学习。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类社会越是反的,有钱的越有钱,实际上,有钱人的心态不一样,有钱人会想着更有钱,更要去学习周围更有钱的人,否则有钱人很快也会没有钱。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天下这么多人,谁才能真正的用有余(钱、知识等 )去奉天下呢?只有得道的人。奉天下不指免费提供金钱,知识或免费的公益等,古人不提倡公益,阴阳要平衡。用其言,不亡其身。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所以圣人做出成绩,但不会仰仗这份成绩,成功了却不会待在原地,而是不断成功。
其不欲见贤焉:是面道理我说得很明白了,难道你们不想以得道圣人为榜样?要以圣人的模样为榜样,让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永远不要满足现在的成绩,不断向上向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