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等于医院仪器检测结果吗?老祖宗是如何定义健康的?我们能自己检查健康吗?显然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是白叫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科技给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至宝,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却不相信身体的感受。
如果问,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保养健康,健康是每天健康跑步吗?是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吗?我想恐怕不全是,想要保养健康我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才是找到正确的保养方法,这是经方集存在的意义。
当我们有一天生病时,该怎么办?或许你会说去医院,那么去医院是唯一选择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真的是唯一选择。但你来到经方集,那么我希望至少在一些小毛病上,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甚至一击必中,最起码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
在学习正式深入学习六经传病治证变化之前,我们先要学会辨别,病到底是在哪经?从太阳病往后传变没传变?这,是事关临证出手方向的大问题,这一步如果偏了,那后面治疗出错率就更高!
具体,有两个方面要做第一步判断,然后再具体考虑方证用药:
一、病程推算
看病程时间长短,根据六经传病的理论推算走到哪一经
从六经传病基本理论框架上看,病程是第一位的,这是天地规律,事关人体经络运转基本规律的问题。病程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日传一经,七日开始返本还原,最长十三天,全部传经结束。前7天中,走到哪经,归到走哪经,但并不表示一定入到该条经,病情有没有传经需要详细判断。
二、看证象,确认病传到哪经
前一步确认了病程,确认了当前所处哪经,比如病程为第三天,少阳经,但是不是病入了这条经,就要看证象了。
如果此时没有少阳证象,仍只有太阳证象,则还是太阳病,若后续各经也没有传病,则再过4天到第7天,病差不多就该解了。
条文中的相关描述如下: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伤寒一日,是大前提(但事实上,应该大部分人没法在第一天就发现问题吧,可能很多时候第一天只是有些轻微证象,所以现代人来说,可能人都不会太关注,直到后面严重了才重视起来,所以伤寒一日在现代来说应该是很难有机会见到这样的病人的,此纯粹个人理解)
这里判断传不传的依据是脉像,若脉像一直不变,仍是静的,则病不会往下传,过七天病自己解了。
如果脉象变快了,人也恶心、烦躁,都就是病要往下传变的征兆,要变成阳明病、少阳病,再往下传变。如果不能确定脉像变没变,恶心、烦躁等感觉也不明显,那就等两天看看,两三天后如果没有变成阳明病、少阳病,那就意味着太阳病没有传经。反之,若中途脉变快,那这就是病要转变的征兆!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
到了第二,第三天,阳明和少阳的证象都没有见到的话,就说明病没有传入到阳明或少阳,只是过经了,那么病仍属太阳病,大体上七天返本还原病就解了。
但实际上还是有一点变化的,毕竟那怕同为太阳病,但具体病类病情还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是有阴阳差别:“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有伤寒发热的情况,问题在于表不开,憋得发热,病起于阳;而不发热的,汗能出的,表开着,问题在于风水作祟,相对于表闭情况,病更在里,属阴;
太阳病属阳病,其中:
“伤寒”表闭发热,属阳中之阳;发于阳病而无其他干扰,不再传变的话,七日经尽而愈;
“中风”表开无热,属阳中之阴;发于阴病而无其他干扰,不再传变的话,六日即尽而愈;
桂枝汤看起来内容不多,也很简单,但在伤寒论中,该方几乎贯穿整个体系,所以有必要好好研究研究这个方剂。
一、三味主药
桂枝:入心,镇压百邪,可入手少阴心经,而心脏的法象则是天上的太阳,所以桂枝有南方“朱雀”之意。风邪(风邪也有飞羽之象)可用桂枝,水湿、降逆,皆也可用桂枝。
白芍:入肝,入足厥阴,厥阴代表了地面,而肝胆的法象又是林木。
炙甘草:入肺,入太阴,而太阴主气,主肃降,法象为天幕。
此三药入三阴,入三阴就相当于给三阴“加油”增强三阴的力量,而根据子午图,三阴加强后又会推动其对应的三阳,所以这里的逻辑,不是通过直接加强三阳来逼邪外出,而是通过加强三阴,间接推动三阳行阳,逼迫外邪到体外,也就是以阴御阳。
二、各药分解
桂枝入太阴,是阴药,但却因其法象为太阳(心的法象为太阳),常常被人称为“阳药”
白芍,与桂枝等量,也是妥妥的阴药,入厥阴,但也是一味很特殊的“阴药”。
厥阴为地面,而能长林木的地面,才是地面龙脉之所在,才是生机之所在。小肠火的法象,是人间烟火,而人间烟火,必然逐龙脉而存在,也就是说,厥阴龙脉如果衰退了,人间烟火也将随之消散!所以白芍看似只是入肝木,实则滋养龙脉而护人间烟火。
如果说白芍药性属寒,而小肠属火,二者存在矛盾,怕用了之后会拉肚子,其实并然,因为人间烟火必须依赖地脉而存在,地脉没有,人间烟火也不能存在,所以在小健中汤中,加入大量白芍反而是健脾胃,升小肠火,其原因也在于此。
天地间的阳,来自太阳,人体内,小肠的热也是来自心脏,也叫心火,但心脏的热并不是可以很顺利地下移给小肠,有诸多因素会导致热没有往下移,同时,小肠的火要持续运转,则需要脾的配合(庄稼地),而脾需要依赖地脉而存在;所以,白芍入肝,强木生火,并不是简单的入肝,入厥阴而是要补龙脉,护庄稼地,护人间烟火!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白芍性寒!
灸甘草,所充当的不只是入肺,入太阴,主肃降的强胸阳角色,更多的是合药、解百毒的角色,负责协调君主与百官的关系,有“国老”之称。
桂枝在这里横跨阴阳,入心,做中枢的核心,其真正要负担起来的,是平衡各方利益职责,要一肩挑阴阳,平衡各方,做好核心领导该做的事情。
大枣,是足阳明胃这个粮仓、城池里面的粮食,是 维持后备力量,是常平仓。
生姜,则是去粮仓中潮湿、保护粮食安全的干燥剂。但此处明明已经发了汗,去了“风水”为什么还要加入生姜散水呢,这散的又是什么水呢?
这就要从发汗过程中水的变化说起,当人体发汗时,津液随着热往外走,但津液本身上下不一样,上面的津液走掉后,会把下面相对冷的水留下来,而留下来的水则多以液态水的形式存在(上抽的津液为气态),形成津液与寒水分离的现象。
由于热往上走,寒往下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汗,寒会往下沉,湿会往下沉,胃中就可能会有各“寒水”,所以要用生姜将这些下沉的寒水给散掉,避免上面发汗,下面二便下利的局面。
但散掉了寒水,人还是有可能要脱水的,因为胃里没东西,原来的抽的抽,散的散,所以还需要大枣来补充,保障“后勤”供应。
同时,生姜也有升阳作用,入胃阳明,帮助人体恢复状态。
一副桂枝汤,就五味药,但却整个调动起了人体小天地整体运转!所以桂枝汤,又称“群方之首”。其之后的加减变化,实在是太多太多。
桂枝汤,是平衡阴阳的基本方,而中医,治的就是阴阳!所以桂枝汤的加减变化应用,几乎会贯穿整个《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伤寒论太阳伤寒的第1、2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关于搭脉
伤寒论中经常会出现寸关尺等脉的脉象判断,因此需要大至了解下脉象是如何一回事,下图是关于手上搭脉的位置,以作参考。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此处发热并不是必选项,可发热亦可不发挺麻烦,但出汗是必选项,如果是中风,一定会出汗,但出汗未必就是中风。
简单来说:太阳病,有汗、怕风,称之为“中风”
最初的表症、风病,在人体津液尚还充足的时候,皮肤只要没问题,那么风吹过后,起了风病,那就一定会发汗,只是不同的人,不同时间,汗多与少不同罢了。汗出之后,体表的水液分布仍然不匀,体表皮肤冷一片热一片,有些位位置水多,皮肤压力就会变大,风再吹过,水液更不平衡,紊乱程度越加严重,皮肤被拉紧则会变得更敏感,也就对外界环境更敏感,也就会怕风。此时还在表面,人体内的水液变化还不太大,血管内的气血流动状况整体比较正常。脉像浮、缓,其所代表的含义,就只是体表有问题,体表的气血压力有点大,所以脉浮而缓。这就叫“中风”。
注意:
此中风与平时我们看到的脑中风的中风是两码事,但都叫中风,则是因为其原因都与风和湿有关。
伤寒论太阳篇的“中风”,是表病,尚只是一点点“风水”的程度,而大家平常讲的“中风”,那个水早已经变成了湿,甚至这个湿已经侵入血脉当中了,水湿挤压了血液的空间,血液就成份不足了,供氧、供头面、四肢的血就严重不足了。这个时候一旦体内气血矛盾暴发,人就会瘫掉,就是大家平常说的“中风瘫痪”。平时所说的中风,其诱因倒是与风无关,反倒与心情有关,以及一急,调动血液一乱,之前因风留着的问题就会暴露,导致脑溢血等问题。当然这些平时所留下来的湿,仍然与“风水”有关,是平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处方
了解其原理后,该如何解决,如何开方呢?这就需要用桂枝汤来解。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注意,这是伤寒论原文,关于剂量的问题,在前文已说明,不再重复)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注意,这个“㕮”是一个字,念fu,就是用嘴咬的意思。这也说明,当年仲圣所处年代,很多时候是要用牙把药材咬碎了再用的。也侧面说明了当时的药多为生药,而现代的药多为干药,是很难用嘴来咬碎处理的。
水七升,当时的一升,大概是现在的200ml左右,一两,是现在的15克左右,但实际情况,3g,5g甚至0.3g都有很好的效果。剂量问题还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方剂中各种药材的比例是不变的。
主方是前三味:桂枝、白芍、炙甘草。这三味药:桂枝入心,入少阴,白芍入肝,入厥阴,炙甘草入肺,入太阴,刚好三阴行一圈。
注意这里少阴很关键,少阴是人体以阴制阳的关键,而桂枝入手少阴心,借阴制阳,摧动太阳经运转;其他两个阴经的药,白芍、炙甘草再协同动作,一起推动阴阳重新启动运转。
这里面,桂枝携等量白芍,推动少阴、厥阴向前运转,炙甘草在三阴之中,药量最少,入太阴,主气,轻轻一推,三阴经就运转开了
然后出太阳,将病邪(中风而引起的水液混乱)推出去。
生姜大枣,都是入阳明的后备力量,防守力量,去寒水,和胃气,保津液。
这就是桂枝汤的大致运转过程
中医所讲风水,不是风水先生所讲的风水,但从本质上讲,两者又是一回事,都是讨论的风与水的影响。在这里我们所讲的风水是人体内的风与水,其本质与大自然的风与水是一样的,在学习风水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风与水来理解。
在地球表面,不管是在海面上,还是在陆地上,风有风道,水有水道,在固定的地形气候环境下,其风向、水道,大致上都是固定的!
并且,往往风道的下面,必有水道!风生,则水起!
风生水起也并不能理解成“风吹动水”,仍旧还是“风生水起”,与风卷波澜是两码事,要不然如何解释风如何引动地下之水?
实际上“风水相生”,并不是河海里面专有的现象,在陆地上同样存在,风道之下,必有水道,风在前面吹,水动在后面跟着,这是天地规律。
那么风在地面吹,如何带动地下的水呢?
风把地表的一部分水份吹蒸发走的时候,此处干燥的土壤又会让地下的水分“走”过来,形成一种吸的效果,地表水越蒸发,地下水就越被吸到地表。如果此时地表有植物,一般来说这些植物会比较旺盛,因为不缺水。风吹过又会将树林种子带过来,形成更多林木.
如果河边风大,植物就会猛长,结果“风吹植物猛长”,又会由草木之根,把旁边的水份甚至地下水都给引过来。所以,此时河水并不会因为植物吸水使得河流枯竭,反而因为植物将别处的更多的水吸过来,反而水流越有保障,河水越旺,反之,河边若没有林木,那么河也很容易就枯竭了。护河树,就是这么来的,讲水土保持离不开林木,也就是这个道理。“风属木”,也是这个原因!
那么回到人体,风又是如何引动人体内的水呢?
现代科学知道,人体内70%都是水,人体皮肤光滑有润泽,也是因为皮肤表面有很多水份,但实际上任何时候,人体皮毛内外,都有水份在动态分布变化。人体有无数毛孔,时刻都在与外界沟通,自然也就会有体内的水份要逸散到外界,同时也与外界天时六气相沟通,外界的风、大气流动,无时无刻不在流动,而风动,吹过皮肤,就会带走一些水份。如果风水吹皮肤,不同部分带走的水份不一样,那么像大自然的风水带走地表水份一样,会导致内里的水被吸收的程度不一样,但人体不同于大地,不均匀的水液变化就有可能变出毛病来,会造成内里的水液体系输布失常,甚至包括血管、毛细血管中的水都有可能动到。
外界的风吹过后,风带走一部分水份的同时,也会带走热量,导致人体皮表会变冷,而内里、旁边的津液过来补位时,遇冷,就会凝结成“寒水——汗水!而汗水,能够排出去的,还好说,若排不出去,那就会积在皮下,堵了三焦水道,造成皮肤压力增大,发热、痒(严重了会起瘾疹)、痛,以及晚上盗汗等等。一边是风吹生寒,凝结的寒水堵塞毛孔、水道;一边是内里附近的津液被抽过来补位,一下子调动太乱,那么就会拥塞不堪,又生“交通堵塞”,这就使得皮表压力变大,压力变大又会导致堵塞的“东西”生热,表上会变热。而“表上热”的时候,又兼津液正在往表上补位,这就使得下面的津液被源源不断地往上抽。
而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内里的“阳”随着津液外逃的过程!这种局面若不能迅速平定,越往后面,人体内的水液秩序就越混乱!
而这些水液调动紊乱、凝结出“寒水”(气化的水为津液,凝结的水,就称寒水),堵塞正常水液运行秩序的那一部分“交通肇事者”——水气、“寒水”,就被仲圣称之为“风水”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风水”,因风而起,一般开始时都浮在表上,慢慢地,就会引及内里,甚至入侵五脏,这就是所谓的“风邪入体”。
凡“风水”所过之处,一般都会在生水湿的同时,还生热!(毕竟绝大部分的风水都是由津液凝聚过多造成的),所以“风邪”为病,一般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汗;二是生热。而这个“风水”,到后期几乎就是百病之源。“风为百病之长”的本质原因,也就在这里!
如果人体内的水分,在风吹过动态失衡过程中,连皮肤血管中的水,都动到了的时候,那皮肤就也要跟着受损。
风吹失津,而津血同源,因风生水湿(拥堵的寒水),压迫血脉,如果这种影响逐渐积累得多了,这个影响就会一直深入到骨边去!
而一旦压力积到骨边的时候,那个痛就不是一般的痛,简直要命!这种痛,是根据风生水湿的多少变化,而引起的体内压力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那个痛,也不是一直时时刻刻都痛,痛的程度,也是变化的,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与天地相沟通,这,就是所谓的“风湿关节痛”的本质。风吹水动—>水液输布失常—>血管受牵连—>体内津液流动寒热相遇生寒水—>水积化痰,变成湿—>深入骨边,血管受牵连—>形成风湿关节痛。
也就是说,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风,而人,不可能活在没风的世界当中,所以从风一影响到人体时,我们就要及时处理,同时时刻要注意避风!
太阳中风,桂枝汤有几个主要的变化:
一、咳嗽
二、头项肩背痛
三、寒、热,寒热夹杂等情形
还有一些三大变化之外的一些变化,一起梳理下。这里也体现了仲圣写《伤寒论》的严谨、细致,几乎事无巨细的特色。
在实践治疗中,就算是用药对证,也会存在一些与期望结果不符的情况,此时该怎么办?
一、服桂枝汤,却不发汗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此种情况,处理办法是:刺风池、风府两穴(注意,这两个穴位位置不好把握,手法一定要正确),然后继续喝桂枝汤。
这里讲服桂枝汤后仍然烦躁,原因是经络不通,汗出不去。
人体后脑勺一块区域,是一个自然的冷却系统,这里穴位多,多以风命名;头为六阳之首,要防止系统过热,就要在其来路上加个冷却系统,脖子正好就是这个作用。
喝桂枝汤本意是要发汗,要汗解,同时也是汗出泄热,结果人体的风冷系统可能有问题了,热散不出去了,烦躁。
特别要注意,刺风池还好说,风府刺不好要捅篓子。针头方向,要大约直对舌根方向斜刺下去,如果真下不了手,不如不动,换网门,肺俞也可以,用悬灸法也可以。
处理完冷却系统问题,则可以继续使用桂枝汤。
二、服桂枝汤,却大汗不止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将息如前法。
太阳中风证中,有汗出不止,若是用药不当,也会汗出不止。
当汗出过多后,津液上蒸,发汗发掉的是津液(气化的水)而留下的是寒水(液态的水);
一方面,人体水的量大体上是固定的,发汗过多,则会影响二便,小便会变少;
二另一方面,汗出太多,失津亡阳,津液源源不断地往上蒸发掉,只留下寒水在下面,这就造成了最下面的,最末稍的,下焦,四肢都要“缺津”、“缺阳”,会有寒缩,筋不润,拘急(发麻,胀,隐痛)等现象出现,严重的甚至四肢伸缩都不方便;
这种情况,仲圣只加了一味药:炮附子。
炮附子一般有两个用途:一是固表敛汗,如本方,二是温阳,治水。
炮附子又名玄武(真武),主北方子位,属太阴本位,与南方午位太阳相对。
在《伤寒杂病论》中,太阴病,腹胀满,多会用炮附子来处理,如理中汤证,如有腹胀满,仲对就会去白术,加一枚炮附子。而现代中药的用法当中干脆就直接给理中丸中加了炮附子,变成了大家常见的:附子理中丸。
需注意:玄武主太阴,但玄武又为“龟蛇二象”合一,不止有土属性,还兼有水属性,玄武又为北方正神,主水,这也是其本职工作。
论六经,玄武入北太阴,属土,但论脏腑五行,玄武入肾主水!
通常大家认为附子入肾才是本职,其实玄武为龟蛇二象,主正北方,子位,属于水的同时,还兼入北方丑土之象,而丑又为正堂,为少阴之本位,所以玄武也同时可入子、丑,一身兼入太阴与少阴。
在常态下,玄武入太阴之本位(子),治及太阴(可治脾寒胀满,亦可入肺固皮毛),又兼为北方水神正位,可入肾。
但玄武因为还兼有土属,又可入丑位正堂,有点窥伺君位了,可以强权强启心脏。(这也是附子可用于强心阳的原因吧)
前后总结起来:附子在入主太阴之后,又再入少阴,治及心、肾,在统水的同时,还兼临时“篡位”强启心脏。附子一身兼入心、肾、脾、肺四脏!
所以重症病危之时,重用附子,作四逆汤系列方剂,就是扶危济困的不二法门!附近子之强,可见一斑!
事实上,当玄武入本位太阴,行本职时,不仅入太阴脾经,解腹胀满,还入手太阴肺经,其入职手太阴肺经之后,会紧守关门,不放外寒入内,同时也封门止漏,敛汗,阻止津液外泄。所以附子在经方中也常常会被用于固表止漏!
前面讲了太阳证的第一个基本变化,太阳中风,其基本特征是:有汗,脉浮缓,怕风。
对应方剂为:桂枝汤,原则是汗出解表,覆被捂汗以助之。
其原理:将由风水形成的表面的那些寒水团,通过解表+津液外推的方式推出体外,恢复三焦系统的畅通。桂枝入少阴,以阴御阳,领全方循三阴,通行一圈以出表,逼邪外出,重新协调平衡人体阴阳,恢复人体正常的水液秩序。
从这里也看出,桂枝汤也不仅仅是个解表的方,也是一个平衡阴阳的方。
同时也讲了两个典型变化:
1、咳喘(初发轻型):桂枝汤,加厚朴、杏仁解决。
2、头项肩背痛(其实也包含眼睛不舒服之类的):用桂枝葛根汤来解。
现在是第三个变化:寒热变化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一、伤寒的定义
热胀冷缩是自然规律,同样适用于人体,正常情况下,人体毛孔24小时打开着,与外界形成沟通,但在受寒情况下,毛孔会缩,会封闭,中医称之为“表闭”,一封闭就失去了内外沟通的渠道,里面本来要向外散的水气(津液可能更合适)就散不出去了,并且会在表皮下累积。累积也就算了,如果此时受寒,外面的寒透过皮肤与里面的热气一相遇,就会凝结寒水,寒水加剧了拥塞情况,一拥塞,里面的热更出不去,郁积在一起,更加容易发热,形成“发高烧”的局面。同时发热时,由于皮肤血管,水道等形成的拥堵,导致压力增大,压力增大就会生痛,皮肤像被人鞭打一样。(若是受寒位置在前胸,则寒邪入体之后,寒热相遇,往往就会在食道中凝结水气,人就会恶心呕吐)。此时的皮下郁有很多水气,又憋得出不去,脉像就会“浮且紧”。
二、寒热的根源
一般来说,“凡伤于寒,传经则为热病。” 也就是说受寒,则会发热,结合太阳中风的条文进行分析:
太阳中风,汗出,怕风,同时怕热。
太阳伤寒,无汗,怕冷,身痛。
这就可以看到寒热变化的根源了,太阳病篇中的寒热变化的核心问题,也就集中在了“中风”与“伤寒”;“表开与表闭”;“有汗与无汗”上面了!
(表闭,出不去,发热,表开,出得去,不会发热)
需注意的是:不能一看到发热就与阳明病联想到一起,直接划等号,“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虽然常识上来讲,阴与冷,里与阴,归属一类,阳与热,表与阳,归属一类,但实际人体的反应却是相反的:
一般来说,人体背面为阳,前面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体内温度的关系:
体内为里,为阴,但温度高!热!
体表为表,为阳,但温度低!寒!
脊背为阳,但温度低!寒!
胸腹为阴(尤其小腹),但温度高!热!
也就是说,往往会有:
阴,感觉是凉的,但温度高!热!
阳,感觉是热的,但温度低!寒!
如果皮肤是凉的,但感觉是热的,那属正常,但如果感觉是凉的,实际是热的,那必然是生病了。
同样,夏天热最盛,正是天时“太阳”时,人体也进入太阳状态,那么阳最盛,但体表温度反而最低,摸起来却是冰冰凉
(笔记外:其实这正是由于夏天表开的多,身体津液往外走,带走热量,冬天则是闭藏,所以皮肤温度会高一些)
论阴阳消涨,对寒热的影响,正如上面所观察的结果,与“阴盛则寒,阳盛则热”的论断,完全南辕北辙!!!
事实 上,人对寒热的感觉,并不是事物本身的温度决定,而是“行阳”过程让我们感受到寒热。那么我们感受到发冷的根本原因则正是由于行阳不畅导致,行阳不畅的原因则是寒水等因素堵住了三焦水道。(阳还是那么多阳,阴还是那么多阴!无关阴阳消涨变化!)
而表上的“行阳通道”之所以会被堵,在三阳病(太阳、阳明、少阳)中,必然是寒封表,而后表下因寒热相遇而凝结水气,于是郁积寒水,进而堵了“行阳通道”,皮肤压力增大,对温度更敏感,生痛、发热,同时人就会怕冷,感觉冻!这种局面就是,一边皮肤发烫人发烧,一边人却感觉怕冷!
只有在病入三阴后,表上的阳已散,也不再发汗,此时要行阳到四肢末稍,已经很困难了。此时守表力量已散,外寒直入内里,皮肤是不发烫了,不发烧了,但却会直接四肢末稍冰凉!自己也觉得冻,但却不见得就怕冷!此时皮肤压力不大,反倒不会发热怕冷了。
三、发热怕冷的治证方法
发热怕冷的基本治证条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味甘温)桂技二两(去皮,味辛热)甘草一两(炙,味甘平)杏仁七十个(汤去皮尖,味辛温)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寒束表的基本特征是,皮肤毛孔紧闭,汗出不去,水湿积聚郁热在皮下。人会头痛、发送。甚至混身都感觉痛,感觉像是被鞭子抽过。
皮肤紧,神经紧绷,所以脉浮且紧,轻触即可摸到,紧绷着。
此时表闭,汗出不去,但是外寒却仍然能够进来(通过呼吸道等途径),甚至会侵及心肺,这就可能导致喘,因为在心肺,横膈膜附近寒热相遇生寒水,寒水又进而压迫心肺,所以会有喘。此时也不出汗,总结起来就是:无汗而喘。
仲圣处方:麻黄汤
这是太阳伤寒的基础方剂
以青龙(麻黄)为主,搅动三焦水道,开表、利水;
杏仁利水兼润肺(同时也有润大肠的作用);
桂枝甘草合用,则也有下压、平复水气上冲的作用,防止发汗太过时寒水上涌,冲击心脏,造成心悸(事实上,这其中真正控制发汗的,是桂枝!)
不过不管是麻黄汤,还是桂枝汤,中医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捂出汗,与西医相反,西医视高烧为病态,中医则只是一个现象。当然出汗就会有津液亏损,所以在捂汗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津液,比较好的方法是大米粥,特别是热腾腾的大米粥。
此处麻黄是关键,麻黄又名青龙,青龙的主职,是东方少阳,主的是三焦水道,不过是青龙的本家位置是在东北甲寅,所以又可以主手太阴肺经,可以登天幕,宣肺开表,是其看家本领不错,但他的本身职司还是少阳,主水道。宣肺开表其实只是麻黄的副业。(主水道,个人理解是利于水道的畅通,而太阳证的开表操作,其实并不是利水道范畴,所以拿青龙来开表这个是不对的,开表的力量是桂枝给的)。麻黄,去黄,通水道,利小便,这才是它的本职工作,没有桂枝是无法发汗的。
《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疸
千金麻黄醇酒汤:
上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
这也说明了上述麻黄主水道的功效。
四、寒热交替变化
太阳病中的寒热问题,除了怕热,怕寒两种情形以外,还有既怕热,又怕寒,寒热交替现象。
太阳病在六经之最浅层,不管是“中风”也罢,还是“伤寒”也罢,太阳病的本质,就是阳随津液往表上汇聚,再发汗外泄。其实就是津液“外逃”的过程,同样这也是“三阳病”的本质所在。
当表上的津液与阳外逃到一种极端情况时,体内的阳逃得太过,寒热没法受到控制,于是就有了寒热交替的现象出现。此时的寒热变化,不管是津液不继,一会有,一会无,还是天地规律(太阴与少阳主导)的原因,总之寒热不受身体调节控制,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会热一会冷,像发疟病(打摆子)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 (去皮) 一两十六铢 芍药 一两 生姜 (切) 一两 甘草 (炙) 一两 麻黄 (去节) 一两 大枣 (擘) 四枚 杏仁 (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将息如前法。
需注意,此处是桂枝汤与麻黄汤组合使用,用桂枝汤去风水,解怕热问题,用麻黄汤去寒束,解怕冷问题。因为感觉热的时候,通常是中风所为,行阳畅通;而感觉冷的时候,通常是伤寒所为,行阳受寒水所阻;寒热并见,则属中风与伤寒同见;
表面上看,桂枝汤要发汗,麻黄汤还要发汗!这加一块,就不怕汗泄不止吗?一下子散那么多,不怕失津吗?
其实不用怕,“桂枝汤”是协调平衡阴阳寒热的,发汗,也只是入手少阴之后,以“心主汗”,该发多少汗,由心说了算,发不出还得用被子捂一下。也就是说,桂枝汤本身不强发汗,实际真的汗多可能不一定就是“桂枝汤”的问题。
桂枝汤与麻黄汤组合,并不会导致发汗量翻倍的情况发生,具体要发多少汗,还是要看桂枝与麻黄之间的比例。所以此处,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还是用“桂枝二麻黄一”,或“桂枝一麻黄二”,均需视实际情况而定。
寒多,多加麻黄,热多,多加桂枝,桂枝高于麻黄,则必不发汗,麻黄高于桂枝,则必大汗!甚至相等情况下也不发汗。
条文中有直接的说明: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钱(切)大枣四枚(劈)麻黄十八铢(去节)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治病有先后,正常情况下,首要原则:先解表,后攻下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病邪都是由外部进入的,会有一个由外入里的过程(从皮毛到脏腑),而人体六经中的三条阳经就是负责防御,我们治病,应想办法在三阳阶段就把病邪给去除掉,如果病邪入里,到了三阴阶段,那么如果三阳的问题仍然存在,也应先解决三阳问题,再处理内部腐败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先解表后攻下。
解表一般用汗解法,也就是发汗,让病邪随着汗一起推出体外,但发汗要注意不要一次发太多太急,最好的状态是稍稍有一点粘稠的感觉,这样最好。发汗太多太急就有可能伤到伤津,也就是可能供应不上津液,而津液是人体防御的重要资源,一旦脱节,就有可能造成防御下降,更多外邪趁机进入人体三焦系统,造成更大的麻烦。
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团结内部一切力量,先抵御外敌,解决外部矛盾,之后再来解决内部矛盾。
不仅治病有次序,服药也有其方法,甚至不同的药方法也不一样,通常来说,一副药喝三次(这与现代大部分的中药房的不一样,现在一般一日二服),一天刚好喝完,也可以煮两次,混一起分两天,共六次服用,但遇急症,可减少服药间隔。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服三服。
若与病相阻,即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日卒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
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当然服药有方法,同时也涉及到剂量问题,可能方子是对的,剂量不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关于剂量问题,应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由于汉代以前,各类工具发展并不发达,对于药材的处理也相对较为初级,很多时候文中会用啐这种词描述使用方法,这也侧面说明药材并非像现代一样是干的或炮制等处理,很有可能就是生药。
另一方面,古时买药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甚至很多药需要临时自己去挖,病人求医也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因此医生开药一次尽量把药开足了,宁可吃不完倒掉,也不要让病人再跑一趟,多跑一趟很有可能要了人命。
所以综合以上两点,可以推断出,伤寒论中的剂量偏高。
当代使用方子剂量一半或四分之一都仍然有效也是因为现在用药多为干药,且原先方子的药本就量比较大的原因。
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或者说需要根据用药情况慢慢积累经验,当然药量降了,比例不能变,用药需灵活应变。
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
如果药是对症的,可以一副药半天全部服完,后面继续喝。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得多,不当与也,何者?
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
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
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当人得病时,五脏六腑都会受到影响,而在病愈之时,其内里的脏腑其实并未完全恢复,而不管是水还是食物,进入到人体胃里,都需要人先消耗能量才能将其转换为人所需要的能量,因此病刚好的情况下,想喝水了,不要喝太多,能喝一杯的,只给喝半杯,这样才能保证喝下去的水顺利被消化转换为津液等其他有用的东西。总之,病刚好,想喝水也得少喝点。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得病了,反而想喝水,这时候是病要好了的征兆。但是不懂的人,以为喝水能够让病好起来,于是总是喝水喝水,这样反而会酿成大祸。所以说平时常喝水未必是个好习惯,要看个人情况。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是生病了,脉象动得很快,但用药后变缓了;脉象本来浮大,用药后也变小了,本来很躁动,变成安静,这些都是病要好转的迹象。
古时中医,有断人生死之期之能,其原理是根据天干、五行等不同的维度以及其组合对人体病程进行判断,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人体小天地与外界大天地一一对应的关系基本上是真实存在的。
关于如何判断病程,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描述,今举一例子:
内经云:肾病者,起于壬癸(水),愈在甲乙(木),甲乙不愈,甚于戊巳(土,受克),戊巳不死,持于庚辛(金)。
这里意思是说,肾病
1、在与自己同属性的日子或季节里起病,也即在壬癸的日子或季节起病;
2、好转或相持于相生的日子,因水生木,故在甲乙(木)的日子或季节好转;
3、在受克制的日子或季节加重或死亡,土克水,故在戊巳日或季节会加重或死亡
4、如果受克的日子不死亡,在接下来的日子就持续保持不变。
注:关于五行与天干的关系,自行查阅一下
每当病程一轮转下来,当再次回到五行本位日之时,病情就要发生变化,要么生,要么死。所以,这里就引出了今天的主题,也即五行加归本位(返本还原)的当下,就是病解的前一阶段:病欲解时。若当下解不了,就会继续再传一轮,继续按前面规律重复一遍,等待下一次回归本经。
虽然在内经里描述的是五脏病的传病原理,但其也适用于六经病,其规则是类似的:起于本经,而终于本经。举个例子,太阳病,起于太阳,当传病一轮,重新回到太阳时,也就是终于本经,病可能欲解了。
用下面这个图,表示起来直观一点:
入表示病入了该条经,解就是欲解时,一般来说,病都从太阳先起,传经过程中可能会传到别的经,也不一定传,一般来说,病情不重,只是过经,不入经。
上图有两个例外情况:
一、13日病还未解,病情加重,病入里,病就由经络转到脏腑里,此时处理起来就比六经病要麻烦
二、因其他因素影响病情,导致无法按六经传病的方式解,此种情况称为“坏病”,当“随证治之”
伤寒论中有关于坏病的如下描述:
若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坏病证法而治之。
除了按天的方式去了解病情发展与恢复,还可以更加精确到欲解的时辰。如下图直观的表示:
可通过以下歌决来帮助记忆:
子午卯酉四正时,太阳正午子太阴;
东方卯木少阳处,西方阳明居酉金;
少阴君主高堂坐,厥阴寅木守鬼门;
对症施治无错漏,病解前后三时辰。
判断时辰与判断日子道理一样,每一日的时辰也是按六经的顺序流注的,在一日内六经的分段情况如下:
早上为少阳,一日之计卯时起,类象为少年;
中午为太阳,日行到顶午时高,类象为壮年;
下午为阳明,日落西山酉入户,类象为暮年;
夜半为太阴,太阳行至子背面,类象为北极;
丑夜为少阴,高堂神定养君心,类象为君位;
寅时为厥阴,鬼门大开防阴寒,类象为鬼户
少阳的本位在卯位;
太阳的本位在午位;
阳明的本位在酉位;
太阴的本位在子位;
少阴的本位在丑位;
厥阴的本位在寅位;
根据上述每个时辰的六经归类,再结合病情的判断,就可以大致知道在哪几个时辰病可能会解了。
在前面的笔记中,已经讲了很多关于六经传病的知识,但不算很体系。
六经传病有两个图很关键,一个是其逻辑关系图,一个则是对应人体的具体应用图。
逻辑关系就是此六分子午图:
对应人体的关系图,则可用下图表示:
此图也可以将脏腑位置放进去,会更直观,但此处就不再画了,网上也有类似现成的图。
病邪在侵入人体时,就像一条蛇一样,从后背开始(其实这个观念在现代医学知识的普及下比较难以理解,毕竟后背又没什么开口可以让病邪钻进去,但从中医经络角度,就是这么回事,也有对应的证象可以验证),沿着脊背往上,到达头部,再沿前额往下到达咽喉,穿腋下而过,经两肋,到达身体内里,进入内里后经过肺,再过心,最后穿肝而过。一般七天可完成此过程。
一般病邪从太阳入侵,到穿肝而出,共七日,黄帝内经的描述如下: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七日,是一个轮回,六经行尽,回到太阳,返本还原病自解。
现代医学中,换肾的人,发生排异时,也是以7日为一次发作周期。也有人说,感冒一次,吃西药,一周就好。不吃药,7天就好!
那为什么是7天呢?
就是因为六经传病,就是以一日一经,第七日返本还原,人体自己已经给出了一套应对外界突然变化,病邪侵入的防御体系。(当然这也是讲的通常是七日,最长十三日,再超过这个范围的,已经不属六经传病的体系内了,另当别论)。同样的,如果病邪有潜伏的,那么爆发之时,往往也是七的倍数。
如果病人体质比较好,或病情比较轻微,那么七日过后,一般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可以恢复健康,但如果病人体质较差,经过两轮,三轮,多轮的传经,那么病邪就会入脏腑,变成久病,重病。(这也看出来,六经病还只是在经上,跟脏腑都还没有什么关系,人体本身的防御力也是很厉害的,不是轻易就可以把病传到脏腑里的)如果七日之内,病情加重,病邪缠绵不去,那病人就会大损元气。病邪在体内的肆虐时间超过七天,病症会重,器官病变时间会延长,病情会从经络入脏腑,形成脏腑流传。
一日:足太阳膀胱经,头痛,项强,腰脊强、痛
二日:足阳明胃经,燥热,烦躁,谵语,大便难,头汗出,鼻子、眼睛干、痛
三日:足少阳胆经,影响耳朵,胸胁痛(虽说肾开窍于耳,但往往胆对耳的影响比肾还要多,三焦影响更大)
四日: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肺脾受寒为主,腹满,嗌干(肺寒:咽、鼻干,口水多,尿频等)
五日:足少阴肾经,口燥舌干而渴,肾经上边连着肺,又通到舌根,心经也是连到咽喉
六日:足厥阴肚经,肝受寒,阴囊会缩
病情初期的发展,是会以六经传病为纲,不断传经变化。实际上不止传经后,病情会有变化,未传经情况下也会有很多变化,不是说一个证角就解释完了,太阳经是全身最大的经络,其上的变化也是最多,细节病变最多。
一、第一个变化,咳嗽
这个证象很常见,一旦感冒,很容易就出现咳嗽,怎么办?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有咳嗽气喘了,那就给桂枝汤里面加入厚朴、杏仁,化作“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实际应用的时候,我们一见到初发“感冒”,若符合太阳中风特征:有汗、阴阳脉俱浮(尺脉寸脉皆浮),又兼嗓子难受,咳嗽,那就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厚朴杏仁两味药。
杏仁:在伤寒论中的应用,主要是入肺,润肺、止咳、消肿。当然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杏仁也有润肠的功能。
厚朴:在《伤寒论》当中,主要用做下压、破气、去积用。在咳嗽时可以用,如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气冲咽喉时也可以用,如半夏厚朴汤。一边气上冲,打嗝,一边屁不断,也可以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大便不利的时候,可以用“大、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七物汤”等等;
二、第二个变化,头项痛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这里的主要特征是:
1、出汗
2、头、项、甚至到肩背腰以上痛
3、可能怕风,但不畏寒
其中葛根的用量最大,其他的,延续桂枝汤原方。
刚开始“感冒”,有汗,头痛,颈肩项背(足太阳膀胱经位置)不适,包括眼睛不适,都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汤。(刚感冒,眼睛不适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不过很遗憾,上一次感冒就是这种症状,但没去尝试)
关于痛:通常来说,人之所以会痛,就是因为压力,体内的津液、水饮挤压在了一块,造成神经压迫,生痛,“痛则不通,不通则痛”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葛根在升液的过程中,会疏通膀胱经所循行经过的位置,所以可以解从腰背往上,一路到头顶的不适。
葛根也入脾胃,在升液的同时,也可以带走脾胃中的寒水,这也是葛根可以治下利的原因。而胃经往上是络入眼睛的。伤寒论六经模型与六经病治症原则也有提过: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