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健康?

健康等于医院仪器检测结果吗?老祖宗是如何定义健康的?我们能自己检查健康吗?显然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是白叫的,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科技给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至宝,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却不相信身体的感受。

如何保养?

如果问,每个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保养健康,健康是每天健康跑步吗?是健身房里挥汗如雨吗?我想恐怕不全是,想要保养健康我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才是找到正确的保养方法,这是经方集存在的意义。

病来病解?

当我们有一天生病时,该怎么办?或许你会说去医院,那么去医院是唯一选择吗?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真的是唯一选择。但你来到经方集,那么我希望至少在一些小毛病上,你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甚至一击必中,最起码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

推荐
作者:老子
介绍: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由于时代久远,现如今流传下来的道德经版本众多,本书为网上购买的书籍,加上其他途径进行修正的。其中部分字或词可能存在差异,也无法去考证,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应该都是一样的,不用过于在意某一词某一语,抓牢重点,让道德经在平时生活中为我所用才是重中之重。


注:本版本的道德经根据王晨阳解读而来,仅作参考。对于文章中个别断句、文字,存在与其他版本不一致的地方,不必过于较真,核心需要领会其基本思想,当然道德经版本甚多,解读方向也很多,读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参考。

作者:老子
介绍: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是距今为止最老的版本。部分帛书版本补全文字参考河上公版本。

作者:孔子
介绍:

孔子解释易经的著作

作者:
介绍: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此为伤寒学习笔记,参考书籍为桂林古本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因为有天地,有变化,为了更好地去理解这些规律和变化,圣人就用“卦”来帮助理解,每个卦又有自己的象,通过观天观地,将象与卦结合起来,以总结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后人可以通过“观”象的方式来理解圣人所表达的意思,这个“象”即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人类世界的事物规律,通过象的类比来更好地指导我们实践。


系辞:在这里应该不是指《系辞》,而是指“挂”在卦上的那些对卦的解释,古人最早的易经只有卦,没有辞,后面用“结绳”的方式系在卦边,用来帮助理解卦的含义。而卦反映的事物运动规律对人来说是有吉凶之分的,系辞就是用来解释这些情况的。


刚柔相推,也指阴阳变化,也指自然现象,一寒一暑之类的场景。事物总是变化着往前发展,有好有坏,有吉有凶,这也是宠辱若惊的道理,所以我们时刻要记住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的道理,做事情不要极端,看问题也不要非黑即白。不悲不喜,不哀不怒,不得不失,不生不死,也许真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才造就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保持“中”,才有可能避免物极必反,物壮则老。


当然这也是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的,但我们仍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尽可能接近这个目标。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这里开始对卦中的一些常用词进行了简单的解释


吉凶:对人来说,吉凶最根本结果就是反映在得与失,有些得到是吉,有些得到却是凶,但总归来说,与吉凶与得失有关。


悔吝:悔一般指烦恼,吝一般指遇到困难受阻,悔吝也是小的吉凶;忧虞:就是忧虑,忧愁。人之所以会感到忧虞,其根源在于拿不起,放不下,要么结果不满意,要么没有把握,进退之间,烦恼就产生了。


变化:变与化是两个字,在易经里,有些事是变,有些事是化,但变与化总得来说还是与进退有关,如冬去春来,这就是冬退,春进的一种现象。


刚柔者,昼夜之象:刚柔也可以理解为阴阳,而阴阳,也可以对应昼夜,这里并不是说刚柔就是讲的白天黑夜的象,而是说白天黑夜之间变化之象,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黑夜一样会有白天,两者是互相交替前进的,反映的也是一种事物的规律。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


三极,指的是:天、地、人。六爻的变化,反映的是天地人的变化规律。

六爻与三才之间的关系如下:


image.png


六爻的变化是由下而上的,反映到人的世界也是一样。生则从地下的根先生,再破开地表,往上生长,长到顶开始枯萎;人老也是从下往上,人老腿先老,脚先不会走,再慢慢地整个人老下去。


此处六爻变化与前文道理其实一样,生发,生长,一直到老,老就是生的极端情况,物极必反,只是这个反不会反过来再变年轻,而是死。在中国文化里,死也未必是真的就没了,也可能是另一种新的开始。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该注意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道理。


当然,人道与天道,地道还是有些差别的,天与地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化,但人不一样,人道可逆,比如说物壮则老,那么就不要壮,保持住在壮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方法,维持这样的状态,以此避免物壮则老的天地规律,人的世界里这样的逆天行事还有很多,日常治病救人也是一样道理。


三极之道里,人道最特别,也正是因为人道有倒行逆施的能力,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将事物推到极端,保持“中”的状态。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


安:指的是一种状态,安稳,安心,君子所居,这里指居在某一个状态。群子所居,居的就是某个状态,其实也是指任何状态,君子居在任何状态下都能够安。人生总有各种如意,不如意的状态,面对不同状态,普通人的表现千奇百怪,但君子不会,他只会表现出安的一面,原因就在于他知道世界运行的规律,知道自己的状态和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可能的状态,或知道如何改变,因此也就无需担忧了。


易之序:也有说易之象,其实问题不大,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易经的道理,知道在哪一卦也好,知道哪一个象也好,都表示君子不易而知,故可安。


爻辞:一般讲动,玩:玩味。

君子所乐而玩者,就是说君子平时会去研究、摸索、玩味爻辞的意思,去体会爻辞的意,也因为君子平时去玩味易的道理,所以掌握事物的变动运动规律,才能居而安。


这也告诉我们易经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平时应该去研究,感悟易的道理。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结合前文,这里居表示处在某个位置,某个状态,观其象,指观察当前情况,并感悟(玩味)爻辞的意思。


这里要推测下为什么君子居,要观其象?目的何在?

个人认为,所谓的居,并不一定是居在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上,因此就会生烦恼,会有喜怒哀乐。而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那不就是不悲不喜,不宠不辱,一种“中”的状态,而这就很难,这也是易经将要教会我们的,所以君子要观其象,知道自己所处的境遇,状态,知道什么样叫中,以便让自己先保持好心态。

当然要做到中的状态,必然要采取行动,而如何行动是最为有效的,最能够达到中的状态的,这就需要观其变,在爻变当中寻找合适的方向,方法,以求达到“中”的状态。


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本章总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其实系辞后文有关于这句话的解释,这里简单说一下。


这句话不是说天会保佑谁,天不会保佑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不会偏爱任何一个人,但是如果人行的事,符合天的规律,那么天会“推”人一把,实际上就是:同一道者,道亦乐得之的道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圣人,君子需要整天去研究,揣摩,玩味那些卦、爻、象,因为卦、爻、象等信息蕴涵了天理,大道,悟出来了才是自己的,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让自己的德行更符合道,才能得到“天佑”。


阅读全文

【中心思想】

本章作为道德经第一道,首先描述了宇宙的起源,道的由来,然后告诉我们要用观的方式去感受道的存在,最后提出了众妙之门,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这个门当中出来的。

【逐字过经】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把道说出来,但希望大家不要执迷于道。:宇宙的起源,宇宙的母亲,我们的宇宙就是从道中来的。这是道德经对道的解释,平常人讲的道指的是方法。:恒,永恒

名可名,非常名

任何名称一旦说出来,那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不要受到它的影响。:对一件事物本质的形容和描绘。常名:没有局限性的名号,万物的自性。

无名,天地之始

没有办法去描绘和刻画的那个东西,就是天地的起源,言外之意道就是天地的起源。无名:无法描绘的东西,指天地。

有名,万物之母

可以去形容和描绘的样子的事物,就是大地上万事万物的东西,比如蓝天,山川等。

以上几句主要描述了宇宙的起源,道生出了宇宙,宇宙又生出了各个星球,然后在地球上又生出了人类和万事万物,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去怀疑道的存在。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这里的欲指欲望,常无欲并不是说经常没有欲望,而是说在一段时间内,除了最关键的那个目标,其他事情暂时忽略掉,让自己同一时刻保持一个目标(道家管这个叫:守一),按照现在的哲学可以理解成抓住主要矛盾,暂时忽略次要矛盾。在研究学问,做事情的时候,要把那些不重要的欲望尽量屏蔽掉,放弃掉,但是呢,一定要高度关注一个重要的欲望,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诀窍(以观其妙),也可以理解为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解决一件事。:一个时间内产生的各种欲望,其中有那么一些欲望不是简单的欲望,而是一种目标,要找到这种目标类型的欲望,与普通的欲望区别开来

常有欲,以观其缴

如果一个人心思不集中,干着这件事,想着别的事,学着这个东西,杨着别的东西,他注意力老处于很分散的情况下,这就叫常有欲。那这样的人,他不管干什么,不管学什么,只能学会皮毛,只能干成一点点初级的成就。

此两者

指常无欲和常有欲的两种做事状态

同出而异名

同出指都是人的习惯,不管常无欲和常有欲的人,这两种行为习惯都是人类的习惯,有的人做事能够常无欲,但更多人做事是常有欲。异名:指两种不同的结果。

同谓之玄

常无欲和常有欲这两种做事的状态,都是我们内心映射出来的。要想把事情做好,首先要从内心精神世界正视,重视这件事情,这样自然就可以在学习和工作时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主动屏蔽掉那些不重要的欲望。相反,如果我们内心不够重视,没有真正想要把事情做好,那么到头来只可能取得一些初级的成就,或者只学到一些皮毛东西,也有大的成就,也没有得到真正的智慧。这个玄指的是心,也就是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心。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人的内心世界,思想和精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当一个人能够经常的自我对话,自我反省,道家叫反观内照,也就是注意体会自己内心的真实活动和想法,这样才能够逐渐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目标,真正的所爱和喜欢。这也就是众妙之门,等我们找到了内心当中真实的所爱,真实喜欢的事物,了解了我们真正想要的和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会集中注意力,排除其他诱惑和干扰,努力去学习或者去工作,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件事。

 

【不一样的断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如果说易经的阴阳开了一个易之门,那么这里道德经的有和无就开了一个道之门,他告诉我们,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而万物是从有中生出来的,其实按照现在的科学解释也可以解释通,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就是无,而大爆炸就产生了有,有又生成了宇宙内的万事万物。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常无就是我们常常要站在”无“的立场来想事情,这样是有可能观宇宙天地如何变化的玄妙的,也更容易看到事物内部的变化,从而抓住本质,常有就是本于“有”,可以看到宇宙万物看得到部分的变化,或者说看到事物表面的变化。而这个观最为重要,观不是说用眼睛看,观是透过精神来体验,在这里观是最高明的,透过精神去观要比用眼睛去观要明白的多。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就是说有和无两者其实是相同的,都是出自于道,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有和无不是互相对立的,他们只是相对待,相对待就会产生互动,彼此会迁就,彼此会变化。对应到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也不要急着去对立,事物都是会互相转换的,有的时候要警惕,因为有会变成无,无的时候也要保持一颗向上的心,因为无也可以变成有。所以我们平时尽量不要让事情对立,一旦对立就容易僵在那里,要让他对待,彼此尊重,彼此包涵,做良性的互动。

同,谓之玄

老子在道之后立即引出有和无,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太执着,有和无只是名称不同,他们都是从道当中生出来的,不要把他们对立起来,所以这就很玄妙。

玄之又玄

为什么要有两个玄,就是前面的玄要被后面的玄破掉了,否则就真的很玄,没人听得懂了,那么为什么不玄呢?因为众妙之门

众妙之门

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形象,这个象是从众妙之门出来的,那么这个门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天门,天门似有似无,又有又无,这就是道,所以,向内观,可以观到道体之妙,向外观可以观到道用之妙。

 

 

阅读全文

夫易,广矣大矣

易所包含的内容,即广又大,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中找到他的理;这也是本章的主题,告诉我们易的广与大并不是64卦,64个事;

广对应地道,也对应坤
大对应天道,也对应乾

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本节从不同角度再次描述了易的广与大,从远的角度,易所涉及的东西是无止境的,也就是太远了,无法到达,御有抵御的意思,引伸为止,从近的角度,易又是静和正的,也可以理解为非常恒定正确的,远和迩,代表了未来之事与眼前之事,总之这两句用了比喻,目的就是告诉我们,易所涉及的事物包含了现在未来的所有,任何事物、问题都可以从易中找到。

最后一句,天地之间,备也指完备,只是换个角度描述而已,都是说明易的广大。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前面讲易的广大,易为太极,现在开始讲坤,乾坤就是两仪,讲两仪的特点。

静,个人认为可理解为某一时刻;乾,是专的,专指的是乾所代表的事物或规律是不会变的,比如说,太阳还是太阳,天空还是天空,不会说太阳 里有别的东西,规律来说,太阳东升西落,这样的规律是专一不变的;其动也直,指的是按规律运动,这个直,个人理解是不偏离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意思。

因为这样的特性,或者说符合这样的特性的事物或运动规律就属于大的。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举两例子:
一:
我想身体健康 -> 乾,象
金刚功可以改善身体 -> 静,专
每天练习金刚功 -> 动,直
坚持下去,一年,五年,十年 -> 大,生焉

二:
把项目做好,做稳定 -> 乾,象
好的设计有利于稳定 -> 静,专
学习和研究架构设计知识 -> 动,直
坚持先设计,再写代码->大,生焉

大:大事,传大,坚持不偏离运动规律地朝目标靠近,最后会成就一件传大的事。

静:可理解成事物的本质
动:可理解成事物的运动规律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翕和辟:一般理解为合与开

但翕也有柔顺的意思,坤是大地,她的静(本质)是合的,是柔的一面,平时我们对大地做一些事,如挖地,向地上扔垃圾,大地也都接纳了,这是合的一面;

这些对大地来说好的,不好的事,她都接纳了,这是大地开的一面,即使是一些比较过份的事,大地也不会随便发生天灾,而是默默承受,能够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地具备广的特性,不然承载不了。


我们做人也一样,一是要有足够的胸襟,不要随便与人计较;二是也要充实自己,具备足够的德,那么在我们能把握住的场景下,应当做到翕与辟。就好比说,有人要杀你,这当然是不可承受的,此时要跑,要报警,要正当防卫;但像当街被讹了一两百块钱,反正自己还有很多钱,那就算了嘛,就当做好事了,不必与人计较,影响自己心情;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配:可以理解为代表,映射;
广与大,挖个宝天与地,大对应天,广对应地。
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其最明显的就是按顺序的四时变化,循环往复,四时之间又是相通的,所以现实生活中很多变通有关的事物,也可以用四时来做类比,比如经济周期循环,人的生老病死,这些都像春夏秋冬一样,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更乐观面对,更从容应对,生病了也不要悲观,身体健康也别太高兴,生与死都是自然而然的。


阴阳之义也就是从日月中体现出来的,代表了某种事物正反或相对的两面。


易简,还之善,有两个问题
一、什么是易简?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从这个角度说明,易所结果集的道理,规律,其实都是平凡的,并且很容易被知道了解,就好比老子说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二、易简的善是什么?
何谓善呢?顺着古玛雅人道理去做事,其结果总是善的,也就是说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结果是善的,也就是道法自然。
既然如此,所有人顺其自然,这个世界不就很美好了?实际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有不善,还有不顺其自然的事发生,包括我们自己也很难做到顺其自然,究其原因,在于人本身,无法做到“无欲”,无法做到“清静”,自然也很难做到至德,换句话说,按照易简的标准做事,最终可以达到至德的高度,而易简的道理又藏在平凡的事物中,我们人要去心中之贼,这样也能找到并按平凡的易简的道理去行事,从而得到一个善终。


阅读全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无法用白话解释,这句话本身就是最好的解释,也许每个人理解不一样,那又如何,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说了也不懂。每个人理解不一样也是对的,道本身就不是唯一的,道可道,非常道也。


但是为了便于理解这一整段,还是尝试从现有的信息里去摸索一下,也是便有了下图:


image.png


:继着道,也就是说,按照事物的运动规律行事发展。

:天这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可见天道对万事万物是以帮助,成之的方向的,用人的观念来说是善的。

继之者善也,反映的是乾的性质,遵循天道对我们或是万事万物都是有好处的。


:成什么呢?成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的本性;

承接上一句,有天道,并遵循天道,那么成之的万事万物是一样的吗?非也,即使是同样为人,也有不同的人。因此这句更多讲的是坤的作用,坤作成物。


天下万物都是天道在构建,但生成的万物各有自己的特性,每个个体都不完全一样,每个人所接受到的天地之气不一样,最后形成的个体也不一样。


讲了那么多,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呢?

首先,我们平日里,做事要符合天道,符合万事万物的运动发展规律,当然也要不断去学习,去了解这些规律。

其次,每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本性,要尊重和理解,并善加引导。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不同的人,对道的理解不一样,“仁者”,“智者”所见的也是不一样的。

这里我的理解,道从不同角度是可以阐述不同问题的,也可以理解成易经同一卦可以用在不同的事物上以理解不同问题,我们看问题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类比,不要非黑即白。之:在这里从上下文来看,应该指的是道。而之所以存在不同的“见”的结果,则是因为每个人的“性”不一样。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很多时候,就是很普通的道理,我们身在其中,却未必知晓。

四季轮回是道吧,普通到没人觉得这是一个“道”,同样,我们遇到困难,就该想到四季轮回的道,这样就不会绝望,不会做出无法挽回的错事,也应该想办法轮回到更好的状态。


君子之道:道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部分都是受之,而君子之道,除了被动接受道的制约,还要主动去学习,去运用,像道一样帮助万事万物发展,这样的人具备仁义礼智信等优良品质,对整个人类社会,自然界都是有益的。

能做到君子之道的人很少,但我们仍应当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紧接上文,这里描述了君子之道的样子,以及最后的结果。


显诸仁,仁是做符合道的事的表现出来的结果,或者说按照事物运动规律办事,则表现出来的都是仁的一面;

藏诸用,这是如何做的问题,虽然一件事的结果是美好的,但中间过程就不是谁都看得懂的,或者说过程中看不懂,最后才恍然大悟,这个藏并不是说故意藏起来,而是说普通人看不懂;


做一个圣人的要求很高,要懂得各种知识要懂君子之道,还要“鼓万物”,意思为促进万事万物的发展;


圣人就好像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老百姓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却不用为社会发展而分忧,事实上也无法分忧,智慧不够嘛,所以这个担子就只能由圣人,贤人们来抗了;

看起来做圣人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那我们还为什么想着要做圣人呢?因为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富有:富有肯定不光指财富,这里富有指的是多方面的,是圣人所需要的,对圣人有益的各种事物,物质财富也可以,精神财富也可以,比如积善,学到新的知识,或者智慧上有所感悟,都可以越来越富有!


日新:应指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样的思想,知识每天增长一点,不合于道的事每天损一点,“鼓万物”每天鼓一点,日新月异!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每天学习一点,进步一点,坏的毛病克制一点,慢慢地也能达到富有,日新的效果,而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离我们并不远,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以做到的,但大家未必觉得这是君子之道,所以这也叫百姓日用而不知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生生:生生不息,生了死,死了又生,万事万物逃不掉这样的规律,从个体的角度,单一个事情的角度,有生便有死,有兴必有亡,没有永远,但从人类或宇宙的角度看,死了一波又一波,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沙滩上,万事万物即是不断变化的,又是恒定的,变化 的是具体的,不变的是推动向前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力量(规律/法则)。


懂得了 个道理,对于个体的死生之说,我们就该看淡,担心也没有用,身处逆境时要看开,好动时,不要太高兴,要认识到这只不过是恰好处在“生”的阶段而已,坏运时,进德修业,静待新生,功名利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不过是某个生生之道的一个时刻而已。看淡,不要执着,这是易给我们的启示!


在天成象,成象之谓乾,在乾位的人做事,需要的是“成象”,把未来的象展示出来,或者说心里对未来有一个大概的评估,这个象是模糊的,需要坤位的人或事来实现,因此叫效法之谓坤。


个人认为,这里主要还是对乾和坤的进一步理解。


极数:色即为穷,穷极,数可理解为变数,气数,卜筮时的数,以及易经上各种阴阳爻的变化。报以这里讲,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做到了掌握他所有可能的变化,从而对他的发展了如执掌,这就是占(断)。


占不是未卜先知,而是根据已知信息对未来的一种判断,不能说占的结果都对、准,但也进一步告诉我们易经的妙用,易经蕴含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理。学不一定能学完,但学得越多,对我们日常生活越有好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决策,对未来发生的事有所判断。


阴阳不测,也就是说,当我们掌握宇宙大道的所有真理,也就不需要借助阴阳所代表的易经这样的工具来测试验证和判断事物发展了,这就叫神!一眼就可以看到未来,知道结果,这也就是易者不易的道理吧。掌握到神的境界是很难的,但孔子至少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易经学习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象,能不能成,就看我们自己的坤做得怎么样了。

阅读全文

在学习正式深入学习六经传病治证变化之前,我们先要学会辨别,病到底是在哪经?从太阳病往后传变没传变?这,是事关临证出手方向的大问题,这一步如果偏了,那后面治疗出错率就更高!

具体,有两个方面要做第一步判断,然后再具体考虑方证用药:


一、病程推算

看病程时间长短,根据六经传病的理论推算走到哪一经

从六经传病基本理论框架上看,病程是第一位的,这是天地规律,事关人体经络运转基本规律的问题。病程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日传一经,七日开始返本还原,最长十三天,全部传经结束。前7天中,走到哪经,归到走哪经,但并不表示一定入到该条经,病情有没有传经需要详细判断。


二、看证象,确认病传到哪经

前一步确认了病程,确认了当前所处哪经,比如病程为第三天,少阳经,但是不是病入了这条经,就要看证象了。


如果此时没有少阳证象,仍只有太阳证象,则还是太阳病,若后续各经也没有传病,则再过4天到第7天,病差不多就该解了。


条文中的相关描述如下: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伤寒一日,是大前提(但事实上,应该大部分人没法在第一天就发现问题吧,可能很多时候第一天只是有些轻微证象,所以现代人来说,可能人都不会太关注,直到后面严重了才重视起来,所以伤寒一日在现代来说应该是很难有机会见到这样的病人的,此纯粹个人理解)


这里判断传不传的依据是脉像,若脉像一直不变,仍是静的,则病不会往下传,过七天病自己解了。

如果脉象变快了,人也恶心、烦躁,都就是病要往下传变的征兆,要变成阳明病、少阳病,再往下传变。如果不能确定脉像变没变,恶心、烦躁等感觉也不明显,那就等两天看看,两三天后如果没有变成阳明病、少阳病,那就意味着太阳病没有传经。反之,若中途脉变快,那这就是病要转变的征兆!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此为不传也。


到了第二,第三天,阳明和少阳的证象都没有见到的话,就说明病没有传入到阳明或少阳,只是过经了,那么病仍属太阳病,大体上七天返本还原病就解了。

但实际上还是有一点变化的,毕竟那怕同为太阳病,但具体病类病情还是有差别的,具体来说,是有阴阳差别:“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有伤寒发热的情况,问题在于表不开,憋得发热,病起于阳;而不发热的,汗能出的,表开着,问题在于风水作祟,相对于表闭情况,病更在里,属阴;

太阳病属阳病,其中:

“伤寒”表闭发热,属阳中之阳;发于阳病而无其他干扰,不再传变的话,七日经尽而愈;

“中风”表开无热,属阳中之阴;发于阴病而无其他干扰,不再传变的话,六日即尽而愈;




阅读全文

桂枝汤看起来内容不多,也很简单,但在伤寒论中,该方几乎贯穿整个体系,所以有必要好好研究研究这个方剂。


一、三味主药


桂枝:入心,镇压百邪,可入手少阴心经,而心脏的法象则是天上的太阳,所以桂枝有南方“朱雀”之意。风邪(风邪也有飞羽之象)可用桂枝,水湿、降逆,皆也可用桂枝。

白芍:入肝,入足厥阴,厥阴代表了地面,而肝胆的法象又是林木。

炙甘草:入肺,入太阴,而太阴主气,主肃降,法象为天幕。


此三药入三阴,入三阴就相当于给三阴“加油”增强三阴的力量,而根据子午图,三阴加强后又会推动其对应的三阳,所以这里的逻辑,不是通过直接加强三阳来逼邪外出,而是通过加强三阴,间接推动三阳行阳,逼迫外邪到体外,也就是以阴御阳


二、各药分解


桂枝入太阴,是阴药,但却因其法象为太阳(心的法象为太阳),常常被人称为“阳药”


白芍,与桂枝等量,也是妥妥的阴药,入厥阴,但也是一味很特殊的“阴药”。


厥阴为地面,而能长林木的地面,才是地面龙脉之所在,才是生机之所在。小肠火的法象,是人间烟火,而人间烟火,必然逐龙脉而存在,也就是说,厥阴龙脉如果衰退了,人间烟火也将随之消散!所以白芍看似只是入肝木,实则滋养龙脉而护人间烟火。


如果说白芍药性属寒,而小肠属火,二者存在矛盾,怕用了之后会拉肚子,其实并然,因为人间烟火必须依赖地脉而存在,地脉没有,人间烟火也不能存在,所以在小健中汤中,加入大量白芍反而是健脾胃,升小肠火,其原因也在于此。


天地间的阳,来自太阳,人体内,小肠的热也是来自心脏,也叫心火,但心脏的热并不是可以很顺利地下移给小肠,有诸多因素会导致热没有往下移,同时,小肠的火要持续运转,则需要脾的配合(庄稼地),而脾需要依赖地脉而存在;所以,白芍入肝,强木生火,并不是简单的入肝,入厥阴而是要补龙脉,护庄稼地,护人间烟火!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白芍性寒!


灸甘草,所充当的不只是入肺,入太阴,主肃降的强胸阳角色,更多的是合药、解百毒的角色,负责协调君主与百官的关系,有“国老”之称。


桂枝在这里横跨阴阳,入心,做中枢的核心,其真正要负担起来的,是平衡各方利益职责,要一肩挑阴阳,平衡各方,做好核心领导该做的事情。


大枣,是足阳明胃这个粮仓、城池里面的粮食,是    维持后备力量,是常平仓。


生姜,则是去粮仓中潮湿、保护粮食安全的干燥剂。但此处明明已经发了汗,去了“风水”为什么还要加入生姜散水呢,这散的又是什么水呢?

这就要从发汗过程中水的变化说起,当人体发汗时,津液随着热往外走,但津液本身上下不一样,上面的津液走掉后,会把下面相对冷的水留下来,而留下来的水则多以液态水的形式存在(上抽的津液为气态),形成津液与寒水分离的现象。

由于热往上走,寒往下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汗,寒会往下沉,湿会往下沉,胃中就可能会有各“寒水”,所以要用生姜将这些下沉的寒水给散掉,避免上面发汗,下面二便下利的局面。

但散掉了寒水,人还是有可能要脱水的,因为胃里没东西,原来的抽的抽,散的散,所以还需要大枣来补充,保障“后勤”供应。

同时,生姜也有升阳作用,入胃阳明,帮助人体恢复状态。


一副桂枝汤,就五味药,但却整个调动起了人体小天地整体运转!所以桂枝汤,又称“群方之首”。其之后的加减变化,实在是太多太多。


桂枝汤,是平衡阴阳的基本方,而中医,治的就是阴阳!所以桂枝汤的加减变化应用,几乎会贯穿整个《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阅读全文


伤寒论太阳伤寒的第1、2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关于搭脉


伤寒论中经常会出现寸关尺等脉的脉象判断,因此需要大至了解下脉象是如何一回事,下图是关于手上搭脉的位置,以作参考。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此处发热并不是必选项,可发热亦可不发挺麻烦,但出汗是必选项,如果是中风,一定会出汗,但出汗未必就是中风。


简单来说:太阳病,有汗、怕风,称之为“中风”


最初的表症、风病,在人体津液尚还充足的时候,皮肤只要没问题,那么风吹过后,起了风病,那就一定会发汗,只是不同的人,不同时间,汗多与少不同罢了。汗出之后,体表的水液分布仍然不匀,体表皮肤冷一片热一片,有些位位置水多,皮肤压力就会变大,风再吹过,水液更不平衡,紊乱程度越加严重,皮肤被拉紧则会变得更敏感,也就对外界环境更敏感,也就会怕风。此时还在表面,人体内的水液变化还不太大,血管内的气血流动状况整体比较正常。脉像浮、缓,其所代表的含义,就只是体表有问题,体表的气血压力有点大,所以脉浮而缓。这就叫“中风”。


注意:

此中风与平时我们看到的脑中风的中风是两码事,但都叫中风,则是因为其原因都与风和湿有关。

伤寒论太阳篇的“中风”,是表病,尚只是一点点“风水”的程度,而大家平常讲的“中风”,那个水早已经变成了湿,甚至这个湿已经侵入血脉当中了,水湿挤压了血液的空间,血液就成份不足了,供氧、供头面、四肢的血就严重不足了。这个时候一旦体内气血矛盾暴发,人就会瘫掉,就是大家平常说的“中风瘫痪”。平时所说的中风,其诱因倒是与风无关,反倒与心情有关,以及一急,调动血液一乱,之前因风留着的问题就会暴露,导致脑溢血等问题。当然这些平时所留下来的湿,仍然与“风水”有关,是平是一点点积累下来的。


处方

了解其原理后,该如何解决,如何开方呢?这就需要用桂枝汤来解。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注意,这是伤寒论原文,关于剂量的问题,在前文已说明,不再重复)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注意,这个“㕮”是一个字,念fu,就是用嘴咬的意思。这也说明,当年仲圣所处年代,很多时候是要用牙把药材咬碎了再用的。也侧面说明了当时的药多为生药,而现代的药多为干药,是很难用嘴来咬碎处理的。


水七升,当时的一升,大概是现在的200ml左右,一两,是现在的15克左右,但实际情况,3g,5g甚至0.3g都有很好的效果。剂量问题还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方剂中各种药材的比例是不变的。


主方是前三味:桂枝、白芍、炙甘草。这三味药:桂枝入心,入少阴,白芍入肝,入厥阴,炙甘草入肺,入太阴,刚好三阴行一圈。


注意这里少阴很关键,少阴是人体以阴制阳的关键,而桂枝入手少阴心,借阴制阳,摧动太阳经运转;其他两个阴经的药,白芍、炙甘草再协同动作,一起推动阴阳重新启动运转。


这里面,桂枝携等量白芍,推动少阴、厥阴向前运转,炙甘草在三阴之中,药量最少,入太阴,主气,轻轻一推,三阴经就运转开了

然后出太阳,将病邪(中风而引起的水液混乱)推出去。


生姜大枣,都是入阳明的后备力量,防守力量,去寒水,和胃气,保津液。


这就是桂枝汤的大致运转过程

阅读全文

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赜:奥妙的意思。

圣人见到天下的妙,然后拟出很多事物的形,并形容出来,代表一些事和物,这种就叫象。

这一句说明了象是怎么来的,也说明了象是怎么用的,象不是绝对代表某一事物,只是一种抽象的结果,不同的事按不同的维度,可以抽成不同的象,而圣人告诉我们某一种象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用来参考,并用爻变中的一些方法来化解,使之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也可以用象来辩明事物,看懂事物发展的形势,总之象是经过现实的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我们用的时候自己去对照,象来源于天下万事万物,故包含万事万物,再一次说明了易的广大。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前一句圣人观天下奥妙,把各种奥妙抽象成象。

这一句圣人又观各种奥妙的变化,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相通的关键,并通过一些行为(礼)来转换变化,将这些行为以辞的方式关联到象上,不同的行为,结果不一样,有得有失,有吉有凶,通过这些行为,推动整个象的发展和变化,这些行为所表现或代表这些行为变化的就叫爻。


这两句更加具体地解释了象与爻,让我们能更清楚如何使用或运用易经中的象与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因则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义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这句还是在说象和爻,象拿来说,不可以“恶”,可理解成被挑出毛病,不符合事实等。

爻的动,不能“乱”,动了就是某种规律应该动的结果,而不是随便定义爻动及其结果。

象和爻都是经过长期观察,讨论后才会被记录下来,变成现在这样。

通俗讲,象和爻都不是随便说说的,都是有其事实依据的,圣人只是把真实世界的情况,通过象和爻描绘出来,并没有加以人为的调整,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总之易经不随便,不要怀疑,对不上的,一定是个人本身有问题,要自己反思,再重新对上象和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和运用易经来解决现实问题。


鸣鹤在阴...


后面几段,就是对易经中,孔子认为典型的象和多进行了具体的解释,相当于一种示例说明,等后面学六十四卦再细看吧。

阅读全文

子曰:易其至矣乎!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瓠子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第一句,直接说易是世界上一切学问顶点,无法超越,子是不是孔子呢?一般认为是孔子。

中庸说过一句话,中庸其至矣乎。在儒家的理解中,中庸也是易的一个体现。易道,实际所表现的就是中庸之道。


那易易是什么 东西呢?圣人用易来崇德广业,白话来说,圣人遵照易的道理行事。遵循自然规律,消除与自然规律不符的各种“欲”,就好比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其所损的就是不合于道的那部分,通过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就是一种崇德广业。


崇的是自己的德行,修行自己,内里管好。

广的是以自己为中心一步步扩大影响范围,从修己,齐家,治国到平天下,也就是知周万物,道济天下,这里管的是外部。

所以易是一部用于内外兼修的学问,学到深入就会慢慢与道接近。


上面讲了学易可以成就什么,而知崇礼卑,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去学。

因为易所蕴含的道理实在是太广泛了,几乎不可能全部学会,因此要有一定的入门方法,或途径,知崇礼卑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崇是远大的目标,卑是履,是行,是脚踏实地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有远大的目标,但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地去做。

那么远大的目标怎么去找呢?崇法天,要去学天,同时目标 应该像天一样高远,这里讲的更多是人生目标,而不是近期可实现的小目标,圣人之所以叫圣人,他们的目标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有些甚至是在死后几百年才得以实现,这种目标不能新盖棺定论,不以生命结束来评价。当然也是一个个这样的目标 ,促使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有了目标就要去实施,而实施的过程要学习地,地就是默默随,同时默默奉献,不求回报,颐养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养而不宰。


当我们有一个天一样的目标,又能像地一样去默默实现,那么易就已经体现 在我们的行为思想中了,这是自然而然的。


成性存存,这句无法翻译,能理解就理解了,其童心汶就是上面的知崇礼卑。


本节也好,上节也罢,都在讲易的广大,易的作用,学易的好处,但本节给出了学易的一个入门方法就是知崇礼卑,这也是道义之门。


实际上我们也确实可以用乾坤之道来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很多问题,这还仅仅是用入门的两卦,如果六十四卦全用上,那确实天下万事皆可解了。

阅读全文

一、此风水非彼风水

中医所讲风水,不是风水先生所讲的风水,但从本质上讲,两者又是一回事,都是讨论的风与水的影响。在这里我们所讲的风水是人体内的风与水,其本质与大自然的风与水是一样的,在学习风水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大自然的风与水来理解。


二、天地之风水

在地球表面,不管是在海面上,还是在陆地上,风有风道,水有水道,在固定的地形气候环境下,其风向、水道,大致上都是固定的!

并且,往往风道的下面,必有水道!风生,则水起!


风生水起也并不能理解成“风吹动水”,仍旧还是“风生水起”,与风卷波澜是两码事,要不然如何解释风如何引动地下之水?


实际上“风水相生”,并不是河海里面专有的现象,在陆地上同样存在,风道之下,必有水道,风在前面吹,水动在后面跟着,这是天地规律。


那么风在地面吹,如何带动地下的水呢?


风把地表的一部分水份吹蒸发走的时候,此处干燥的土壤又会让地下的水分“走”过来,形成一种吸的效果,地表水越蒸发,地下水就越被吸到地表。如果此时地表有植物,一般来说这些植物会比较旺盛,因为不缺水。风吹过又会将树林种子带过来,形成更多林木.

如果河边风大,植物就会猛长,结果“风吹植物猛长”,又会由草木之根,把旁边的水份甚至地下水都给引过来。所以,此时河水并不会因为植物吸水使得河流枯竭,反而因为植物将别处的更多的水吸过来,反而水流越有保障,河水越旺,反之,河边若没有林木,那么河也很容易就枯竭了。护河树,就是这么来的,讲水土保持离不开林木,也就是这个道理。“风属木”,也是这个原因!


三、人体内之风水

那么回到人体,风又是如何引动人体内的水呢?


现代科学知道,人体内70%都是水,人体皮肤光滑有润泽,也是因为皮肤表面有很多水份,但实际上任何时候,人体皮毛内外,都有水份在动态分布变化。人体有无数毛孔,时刻都在与外界沟通,自然也就会有体内的水份要逸散到外界,同时也与外界天时六气相沟通,外界的风、大气流动,无时无刻不在流动,而风动,吹过皮肤,就会带走一些水份。如果风水吹皮肤,不同部分带走的水份不一样,那么像大自然的风水带走地表水份一样,会导致内里的水被吸收的程度不一样,但人体不同于大地,不均匀的水液变化就有可能变出毛病来,会造成内里的水液体系输布失常,甚至包括血管、毛细血管中的水都有可能动到。


外界的风吹过后,风带走一部分水份的同时,也会带走热量,导致人体皮表会变冷,而内里、旁边的津液过来补位时,遇冷,就会凝结成“寒水——汗水!而汗水,能够排出去的,还好说,若排不出去,那就会积在皮下,堵了三焦水道,造成皮肤压力增大,发热、痒(严重了会起瘾疹)、痛,以及晚上盗汗等等。一边是风吹生寒,凝结的寒水堵塞毛孔、水道;一边是内里附近的津液被抽过来补位,一下子调动太乱,那么就会拥塞不堪,又生“交通堵塞”,这就使得皮表压力变大,压力变大又会导致堵塞的“东西”生热,表上会变热。而“表上热”的时候,又兼津液正在往表上补位,这就使得下面的津液被源源不断地往上抽。


而这个过程的本质就是内里的“阳”随着津液外逃的过程!这种局面若不能迅速平定,越往后面,人体内的水液秩序就越混乱!


而这些水液调动紊乱、凝结出“寒水”(气化的水为津液,凝结的水,就称寒水),堵塞正常水液运行秩序的那一部分“交通肇事者”——水气、“寒水”,就被仲圣称之为“风水”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四、风病

“风水”,因风而起,一般开始时都浮在表上,慢慢地,就会引及内里,甚至入侵五脏,这就是所谓的“风邪入体”。


凡“风水”所过之处,一般都会在生水湿的同时,还生热!(毕竟绝大部分的风水都是由津液凝聚过多造成的),所以“风邪”为病,一般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汗;二是生热。而这个“风水”,到后期几乎就是百病之源。“风为百病之长”的本质原因,也就在这里!


如果人体内的水分,在风吹过动态失衡过程中,连皮肤血管中的水,都动到了的时候,那皮肤就也要跟着受损。


风吹失津,而津血同源,因风生水湿(拥堵的寒水),压迫血脉,如果这种影响逐渐积累得多了,这个影响就会一直深入到骨边去!

而一旦压力积到骨边的时候,那个痛就不是一般的痛,简直要命!这种痛,是根据风生水湿的多少变化,而引起的体内压力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那个痛,也不是一直时时刻刻都痛,痛的程度,也是变化的,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与天地相沟通,这,就是所谓的“风湿关节痛”的本质。风吹水动—>水液输布失常—>血管受牵连—>体内津液流动寒热相遇生寒水—>水积化痰,变成湿—>深入骨边,血管受牵连—>形成风湿关节痛。


也就是说,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风,而人,不可能活在没风的世界当中,所以从风一影响到人体时,我们就要及时处理,同时时刻要注意避风!


阅读全文
医:站在外面看里面
  • 全家感染新冠日志
  • 学习中医的意义
  • 针灸:学习笔记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伤寒
  • 伤寒论:学习笔记
  • 金匮
关于本站 免责声明 浙ICP备14041582号-2 普通人学中医的意义何在?